不要拿着放大镜看别人,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观察自身的缺点上。即使他人的行为看起来有过失,但我们不了知对方是否故意示现,或者是不是圣者,此时应观清净心。
何时听到上师的呵责,都应观察自己,想到上师是在指出我的问题,或者我将来应注意的问题,我就是个恶劣的人。而不要错误认为认为这些过失和自己无关,上师在说其他人。只有如此反观自己的过失,才是依止上师的正确方法。
能够口若悬河地讲出很多佛法,说得很好听,就是不修,这对调服烦恼没有用,对解脱也没有用,如同一个导游一般。我们不能几年前是如此,今天还是如此,而几年后仍然是如此。真正的修行人不喜欢说,而是默默地修行得特别好。
看好自己的心,多多观察一下一个念头生起时,到底是善的,恶的还是无记的,然后调整自己。这样我们的心会调柔,会欢喜的。
如果闻思了佛法,不用来观察自己的过失,调服自己的烦恼,这样闻思的意义不是很大,甚至会因为自己懂得了佛法,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佛法而滋生傲慢心。闻思应该像一面镜子,把自己脸上的不干净的东西照得清清楚楚,然后去改正它。
不了知狂象过患的人、具有善巧方法驯服狂象者,都不畏惧狂象。我们说自己不畏惧死亡,是因为对死亡过患的无知,还是因为对死亡有了把握呢?圣者法王如意宝尚且在显现上说自己因为畏惧死亡而精进修行,凡夫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精进为死亡做准备?
  • 首页
  • 上一页
  • 33
  • 34
  • 35
  • 36
  • 37
  • 38
  • 39
  • 40
  • 41
  • 42
  • 43
  • 下一页
  • 末页
  • 54324